法律人说第二期:吴旭阳之陪审团事实认定与法学实验

发布时间:2017-05-28
发布者:潘仕炜
摄影:
视频:
浏览量:676

撰稿:胡君溢 摄影:周怡妙 唐娇 邓楚雯

伴随着优美的才艺表演,“法律人说”高级法律讲坛第二期正式拉开了帷幕。一番音乐之美后,姜宇博士接过了话筒,作为今晚的讲座主持人,在他特殊的感染力下,讲座显得舒畅而又不失分量。今晚的主角也在这之后正式登场--来自厦门大学法学院的吴旭阳副教授。同时出席本次讲座的嘉宾有:法学院院长助理侯莎副教授,法学院行政秘书兼辅导员崔宗雷,陈雪琴副教授、罗芳博士、方琳瑜博士、杨宇静博士、王思杰博士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孵化中心专任教师林雪治副教授。


吴旭阳副教授在宣讲)


旭阳副教授此次讲授的主题为:《陪审团事实认定与法学实验》。一开始他便直入主题,讲述了近期自己所进行的法学实验,深入研究陪审制度并将庭审制度乃至法律博弈理解透彻。吴旭阳老师的讲话中贯彻着一个重要精神,那就是坚持不懈以及不顾他人反对的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吴旭阳老师一直十分推崇的人工智能。早年他对人工智能的坚持甚至在学界产生激烈争议,而后人工智能AlphaGo的问世让他的反对者成了支持者和知心朋友。他告诉同学们:“大家开放自己的视野,知晓一些不可能的事情,也未必不是好事,但是千万别否定人的直觉与潜能。”

    人类之所以能征服世界上的众多生物,成为所谓的造物主,正是因为人类有思想。但是现实胜于思想,就像计划赶不上变化那般。因此才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改进。法学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它综合了包含经济学,哲学等一系列高等学说的精华,这也是吴旭阳老师在升华主题前进行大量阐释的原因。法学的实验研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单一,这涉及的层面之广程度之深,是在座的各位难以估量的。

    在陪审制度方面,吴旭阳老师讲述了多年的实验经历,分别试验了12人陪审团、6人陪审团、4+3模式陪审团。吴旭阳老师将中国现有庭审制度与西方制度向比较,对我国现有制度既有支持,也有保留。而现有的陪审制度试点也暴露出了一定的漏洞,效果不尽如人意。不同的文化底蕴与历史过往,对现有的审判走向和趋势有着极大影响,同时,在一些特定的方面,例如法官的态度倾向,被宣判者的体貌特征等,都会对陪审员的判断产生不定作用。因此模式有很多,而现实暴露出的问题往往是现有的模式乃至思维无法预知和解决的。


(讲座现场)


    在观众提问环节,大家踊跃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其中吴旭阳老师较为重视的问题有:人工智能与当代法律制度的冲突以及平衡。法学作为专业好还是技能好。认知偏差与行为策略关系。而吴旭阳老师在这其中穿插了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人工智能的理性分析来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其中有一句话令大家印象深刻:研究是为了服务他人和社会,花费心思抱怨不如脚踏实地做事。同时,好奇心是人类与人工智能抗衡的法宝,人机争霸的胜负未定,未来值得期待。


(侯莎老师为吴旭阳副教授颁发聘书)


在讲座末尾,法学院院长助理候莎副教授为吴旭阳副教授颁发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法学院“法律人说”高级法律讲坛主讲师聘书,最后精彩的《法律人说》系列讲座第二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完美谢幕!


责任编辑:潘仕炜